王致和臭豆腐的由来
北京的和臭老字号非常多,一说起“王致和”,豆腐的由大家没有不知道的和臭,若提起王致和的豆腐的由臭豆腐,更是和臭无人不知,无人不晓。豆腐的由一个“臭”字名扬万里,和臭传遍了全中国。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壮大,王致和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型企业,由原来的石磨制作发展到现在的针磨磨浆制作,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,王致和企业在不断地发展、完善、改进着。那么,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?
王致和臭豆腐的由来
相传清朝康熙八年,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,闲居在会馆中,欲返归故里,交通不便,盘缠皆无;欲在京攻读,准备再次应试,又距下科试期甚远。无奈,只得在京暂谋生计。王的家庭原非富有,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,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,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,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,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,沿街叫卖。时值夏季,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,无法食用,但又不甘心废弃。他苦思对策,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,稍加晾晒,寻得一口小缸,用盐腌了起来。之后歇伏停业,一心攻读,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。
秋风送爽,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,再做豆腐来卖。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,赶忙打开缸盖,一股臭气扑鼻而来,取出一看,豆腐已呈青灰色,用口尝试,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,虽非美味佳肴,却也耐人寻味,送给邻里品尝,都称赞不已。
王致和屡试不中,只得弃学经商,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。此物价格低廉,可以佐餐下饭,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,所以渐渐打开销路,生意日渐兴隆。后经辗转筹措,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,自产自销,批零兼营。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,时为康熙十七年冬。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,又经多次改进,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,生产规模不断扩大,质量更好,名声更高。清朝末叶,传入宫廷。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,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,但嫌其名称不雅,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,取名“青方”。
王致和臭豆腐的制作方法
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质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,经过泡豆、磨浆、滤浆、点卤、前期发酵、腌制、灌汤、后期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。其中腌制是关键,盐量和佐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,盐多了,豆腐不臭;盐少了,易造成腐乳的糟烂甚至腐败。
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,是一种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质,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使味道变得非常鲜美,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。另外,因腌制时用的是黄浆水、凉水、盐水等,使成型豆腐块经后期发酵后呈豆青色。
(责任编辑:知识)
-
Ready 本期视频是由ios14.2系统的苹果11手机录制的,支付宝版本是10.2.28。如何设置支付宝余额不转入余额宝分为三步,余额宝可以带来一定的收益。以下为具体操作步骤:1.想要设置支付宝余 ...[详细]
-
来源:三联生活周刊今年3月15日,央视一期播出调查节目,时隔近一年后,重新回溯了“胖猫”事件,即21岁的湖南青年刘杰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,及其身后舆论风波事件。节目标题是,“3·15网络信息打假,谁在制 ...[详细]
-
小学六年级数学重要知识点汇总来源:奥数网整理2022-04-27 09:29:42 ...[详细]
-
2023年辽宁卷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,根据要求写作。60分)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“安静一下不被打扰”的想法,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。青少年在学习、生活中,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,放松, ...[详细]
-
北京时间4月13日,本年度首场高尔夫大满贯,赛程过半,成功晋级的选手们正在角逐创纪录的赛事奖金。第89届美国大师赛冠军,周日将获颁标志性绿茄克,还将收获420万美元奖金支票。奥古斯塔已经宣布本周的总奖 ...[详细]
-
这是有史以来玩家最渴望添加的游戏功能,而现在,它几乎近在眼前了。抖动物理效果,或者说“动态运动”,将在5月的更新中正式加入《第一后裔》这款游戏。《第一后裔》最近一场直播涵盖了很多内容。当然,其中最热门 ...[详细]
-
春天到了,万物复苏,白色相簿的季节渐渐远去,斯特拉斯堡还在一路狂奔。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,这家俱乐部在咱们这儿的主要流量都绕不开“白学”二字。直到前两年和切尔西纳入同一个母公司麾下,才有了一个新外号“出 ...[详细]
-
4月4日晚,深圳马可波罗队CBA季后赛12进8第二回合的较量里再次击败了山东队,从而以总比分2比0完胜对手,挺进八强。深圳队本场比赛继续掌握了局面优势,外援布克、中锋沈梓捷以及顾全等都有尚佳表现,即便 ...[详细]
-
东京奥运会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,我们一起来回顾2008年北京奥运会,奥运会和残奥会首次在中国举行,但当时的马术比赛在中国香港举行,中国骑手首次站上了奥运赛场。李振强、黄祖平、张滨、赵志文、刘丽娜和华天 ...[详细]
-
来源:三联生活周刊今年3月15日,央视一期播出调查节目,时隔近一年后,重新回溯了“胖猫”事件,即21岁的湖南青年刘杰在重庆长江大桥跳江,及其身后舆论风波事件。节目标题是,“3·15网络信息打假,谁在制 ...[详细]